引领自己的成长

2021-08-17 09:50 阅读(?)评论(0)

        一天24小时,睡眠时间8小时,上班时间9小时,还有7小时,上下班的路上1小时,吃饭时间0.5小时,陪小孩子时间2小时,采买零碎物品及玩手机时间1.5小时,等等,除去这些,自己还有多少时间?还有4小时的时间,这4小时的时间,我怎么利用呢?

        一周至少三次的户外运动时间2小时,还有2小时是追剧、追小说及其他; 那么一周另外三天的2小时,能不能换成自己的学习及阅读时间呢?

         我的学习方面,通常是比较杂的,东看一些知识,西看一些知识,好像每个知识点都很好,好像各科知识都很重要,但是在这样杂的内容面前,就会造在自己哪一科也没有专注地学好,不成系统,不成体系。

        想到李善友教授当年跑到美国,专注地学习第一性原理,学习张首晟教授的课程,这样的一种专注力是非常让人佩服的。如果没有这种专注力,怎么会有第一性原理的课程呢。

        我的问题,在于自己想要学习得太多,又不够专注,最后造成每一科都学习得不全面,都是浅尝辄止,也因此造成都不系统。蔡志忠老师曾说过,他之所以能够出这么多的漫画书,之所以可以看过20000本书,是因为他自己的学习是成系统的,他看书是只看系统结构的,而且专注在一个时间段中,只看一个体系的书籍,看完这个体系的书籍后,再看其他体系的书籍,所以可以这么厉害呢。

         凡事都是有方法的,想要学习得好,也是有方法的。那就是专注,在一个时间段中,专注地看某一领域的书籍,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书籍及学习内容。

         当前,自己从个人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打造方面,需要提升的是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能力,十一年的时间,自己在专业领域中,其实并不专业。作为一名hr,应该熟练演练《劳动合同法》,《企业合伙人法》,国家关于劳动仲裁方面的相关法规等。按照目前的时间规划,我需要拿到这个证书的话,一年报一次的方式,我最早会在45岁之前,拿到国家人力资源资源一级证书。

        同时,为了更好地开展人力资源方面的相关工作,我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,我把这类知识也归于专业知识领域,学习了解最基本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,这是最起码的要求。

       其次,在思维模式方面,如果按照李善友教授的课程讲授,自己在这个领域中,还只是停留在一楼感性思维方面,二楼的归纳演绎法还没有走上去,更不要说三楼,四楼了。所以,思维模式方面,是需要改进及提升的,在这个领域中,至少要从一楼走向二楼,让自己的思维模式更进一步。思维方式方面不作改变,我只能永远停留在最基础这一层,自己想要进步,也是最难的。所以,我在这一领域中,也需要持续学习及探索。

        再次,东岳老师的学习营课程,也是我特别喜欢的,只是他的课程,只能专注地听,专注地学习,否则的话,是听不进去的,也是学习不到的。

        那么,时间花在那里,通常就会在哪里出效果。如果我将时间放在这三个领域中,也意味着,我要减少一些无趣的事项的干扰,比如说追剧,比如说追小说等,这些事情对我的吸引力很大,我经常会被这些事情所影响。因为从短期的吸引力来说,它们的确比专业知识要容易吸引人,而从长期来说,其实并没有什么价值,因为时间都被荒废了,没有带来实际性的成长。

       那么,我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规划。在未来的时间中,我在多长时间中,把专业领域的知识落实以位。

2021.8-2021.9:        完成专业知识领域的学习【劳动合同法、公司法、合伙企业法、民法典】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每周保障专注学习时间:8小时; 6周*8小时=48小时。
2021.10-11:            专注学习民法典,将民法典的核心知识或者相关知识,熟练掌握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8周*8小时=64小时。

2021.12-2022.3:       完成思维模式+东岳老师的课程学习,每周8小时,12周*8小时=96小时。

        除了学习之外,还需要刻意练习,否则这些课程内容,也只是学习了,看了很多书,学习了很多理论,还是过不好一生的情况出现。那是因为,自己并没有很好去刻意练习,这些知识也只是左边进,右边出。特别是现在很多时候,还不是自己学习,而是听着音频文件,有时候听着听着,自己的思想就跑偏了。看似自己是学习了,其实这些内容真的掌握了嘛?真的学习进去了嘛?只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而已。

     要想自己在职业发展中,再进一步,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,挑战自己,跳出舒适圈,引领自己去成长起来。




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1-08-17 10:17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学会~习惯 下一篇:找到自己的支点
作者已禁止网友对该文进行评论